中國經濟增速與中國出口的商品總額增長率密切相關。這兩組數據基本上呈現同向變化。盡管我國出口波動比較大,加上等因素,以及進出口貿易政策的變化,由“出口導向”轉為“進出平衡”,但總體來看,這兩組數據在趨勢上仍然保持相對一致,相關性較為明顯。如2008年經濟危機,我國也并不能獨善其身,幸免于難。近兩年經濟增速相對平緩,我國出口增長也基本走平。
201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呈現出“前低后高,順差大增”的特征。特別是三季度出口出人意料,四季度有所回落。影響我國2015年出口因素主要有:一是經濟復蘇力度仍然較弱。經濟處于低速增長的調整階段,增長動力與危機前相比已明顯減弱。發達經濟體內生動力遠未恢復繁榮景象,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產生廣泛影響。隨著美國經濟走上穩步復蘇軌道,美聯儲已徹底終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國貨幣政策向常態回歸,有利于防范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積聚,是適應經濟復蘇的必然舉措,但其外溢效應將吸引短期資金流向美國,推高金融市場利率。三是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回潮的背景下,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其中不少摩擦針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且涉案金額大,對中國外貿轉型升級形成沖擊。中信建投預計,2015年進出口增速在5%左右。
一般貿易增速超過加工貿易,表明出口貿易方式結構轉變;但機電產品出口增速下降,占比近幾年連續下降,凸現出口產業升級的困局,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增勢平穩;傳統歐美貿易伙伴仍很重要,新興市場難堪大任,亞洲市場應該被重視,“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出口的新契機和新抓手。
綜合對主國貿易伙伴出口商品分析,原材料、賤金屬、貴金屬及其制品以及珠寶首飾等等增長較快,武器出口成亮點。值得注意的是,從對東盟和印度出口商品分類來看,這是目前我國增長較快的出口市場,從機電產品出口來看,在整個出口占比偏低,東盟各國的工業化水平還相當落后,為提高其工業化水平,我國機電企業大有可為。
弘揚原料專業經營進口塑膠原料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耐磨級pom、 奇美abs 、pp顆粒、 pc原料、加纖pbt 、eva 、耐候性asa、高彈性tpu,tpr,tpv等塑膠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