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堆不起眼的廢舊塑料瓶經過洗清加工,抽線紡絲,變成琳瑯滿目的地毯、毛毯等工藝美術紡織品,陽信一家以資源利用、節能環保低碳的化纖紡織企業——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壯大,成為全省一家符合工信部《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到2020年底,該企業可實現回收廢舊塑料70萬噸,實現產值近60億元。
4月3日,向“打好三大攻堅戰聚焦濱州新作為”百名記者訪濱州媒體行采訪團走進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采訪,見證廢舊塑料瓶變廢為寶的全過程。
采訪團對龍福環能進行參觀采訪
在公司車間,廢舊塑料通過各種分揀后,經過高溫蒸煮、材質分揀、高溫清洗、粉碎、拉線成絲、紡線、染色編織等程序,呈現在記者面前的便是花色各樣、質地柔軟的地毯、毛毯等各種工藝紡織品。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雷景波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公司已經形成以廢塑料瓶回收到粉碎成顆粒,隨后將其轉化成滌綸長絲用于紡織用品的工藝生產流程。”智能化工藝流水線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勞動力,還能更好地解決塑料瓶不能降解帶來的環境污染難題。
“龍福環能生產的毛毯產品80%銷往國外。”雷景波說,為了更好地發展,公司已經搭建了直銷機構和研發基地,并在阿聯酋、美國、英國等地設立辦事處,在比利時、伊朗等國家設立研發機構,同時結合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合作建立毛毯生產加工基地。化戰略的實施,有效提升了龍福環能中產品國際競爭力。另外,公司還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開設了家紡專營店,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雷景波說,公司在穩健發展的基礎上,一直在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的新途徑。龍福環能從2016年開始,公司先后投入資金1.5億元對循環經濟產業鏈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先后購入了高清數碼印花機、紅外光學自動分選系統和國際先進的地毯織機、簇絨織機、背膠機等智能化設備,為實施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2月,龍福環能啟動了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高效環保再生滌綸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已被工信部列入2018年度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據了解,龍福環能被國家發改委和標準委授予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企業,并參與制訂了三項國家標準和多項行業標準。
伴隨國家環保政策持續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走到了歷史發展的新拐點。龍福環能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的 佳途徑,向政府提交了《關于建設全省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模式的報告》。
報告中提到,標準化智能回收體系將覆蓋全省、輻射京津冀乃至全國,包括在魯北(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魯東(青島即墨)分別建設20萬噸廢塑料高值化利用基地,并分別在魯中、魯東南、魯西南各建設10萬噸綜合性廢塑料分揀配送中心,配套建設智能倉儲物流體系,在全省17市合作設立分揀打包站,將采取控股、參股、連鎖經營等相對靈活的模式。該報告已與2017年10月份得到山東省重要批示。
“到2020年底,企業可實現回收廢舊塑料70萬噸,實現產值近60億元。”雷景波滿懷信心地說,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成后,龍福環能將能與其他企業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為全省脫胎重生的“散亂污”企業規范生產搭建起重要平臺,有力推動產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