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自7月中下旬以來,PP期貨持續走強,價格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展望后市,盡管供需偏緊的格局在8月仍難有明顯改觀,但考慮到大部分的利多因素均已有不同程度體現,價格對基本面的反作用已逐漸在進行之中,PP基本面進一步向上的驅動將有所放緩。
按照已經公布的計劃,大慶石化、神華新疆、寧煤煤制油等裝置的檢修都要持續到9月,且進入8月后寧煤MTP一線、海天石化以及中天合創等裝置的意外停車更進一步增加了短期的產能損失,因此國內供應端在9月前應仍沒有壓力。
在國內價格連續走高后,PP內外價差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均聚進口虧損已經降至年內低位,共聚進口利潤更是由負大幅轉正,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后市共聚到港有望增加的同時,若期價進一步大漲,均聚的進口量也可能隨之增多,所以相較之前國內價格大幅貼水進口成本之時,目前期價的上行阻力已有顯著增加。
由于外部壓力的增大,近期政府的經濟工作重心已逐漸向“穩經濟”傾斜,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已較為寬松,相關部門也積極嘗試在不會重蹈“大幅加杠桿”覆轍的前提下引導資金與項目進行有效對接,因此從國內的角度來看,需求大概率能獲得一定支撐。
由于供應回升偏慢以及“穩經濟”政策的陸續出臺,國內PP供需在短期內還是會處于相對偏緊的狀態。當時間進入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窗口后,隨著進口到港的增加、外部風險的臨近以及國內供應的回升,供需壓力有逐漸增大的可能,應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