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韌劑
耐油性隨丙烯腈含量增加而提高。丁腈橡膠的低溫性能較差,。玻璃化溫度與丙烯腈含量有關,含量越多則玻璃化溫度也越高。丁腈橡膠的耐熱性較好,可在120℃下連續使用,電絕緣性一般。
5.丁苯橡膠
丁苯橡膠是以丁二烴與苯乙烯為單體,在乳液或溶濃中用催化劑催化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彈性體,比重0.98,玻璃化溫度-52℃。一般的乳聚丁苯橡膠中含有23.5%的苯乙烯,聚合物的微結構隨聚合條件的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二)樹脂類增韌劑
1.苯乙烯-丁二烯熱塑性彈性體(SBS)
熱塑性彈性體SBS是由丁二烯與苯乙烯通過陰離子聚合而得的嵌段共聚物。SBS在常溫下有兩相結構——聚丁二烯的橡膠連續相和聚苯乙烯的樹脂微區。連續相聚丁二烯具有橡膠的彈性和良好的耐低溫性能。聚苯乙烯鏈段聚集在一起呈分散相(微區),起著交聯和增強橡膠的作用。 當溫度升高時由于聚苯乙烯微區加熱熔融,交聯點熔化產生根好的流動性。所以SBS可與其它樹脂熱熔共混,而且工業產品大多入粒狀,可直接在擠出機中擠出共混連續生產。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MBS可由丁苯膠乳42份(按干質計)、苯乙烯2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在水中聚合而得。MBS耐無機堿、酸,不耐酮、芳烴、脂肪烴和氯代烴等溶劑。
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種單體聚合而成的。在樹脂的連續相中分散著橡膠相。ABS不透明,水、無機鹽、堿和酸對它無什么影響,不溶于大部分醇和烴類溶劑,但與烴長期接觸會軟化溶脹,在酮、醛、酯、氯代烴中會溶解或形成乳濁液。ABS有極好的抗沖強度且在低溫下也不迅速下降,但是它的抗沖性能與樹脂中所含橡膠的多少、粒子大小、接枝率和分散程度有關。
4.氯化聚乙烯(CPE)
聚乙烯是結晶高聚物,隨著氯的取代破壞了它的結晶性而使它變軟、玻璃化溫度降低。但在CPE中若氯的含量超過一定量時,玻璃化溫度反而增高,因此CPE的玻璃化溫度和熔融溫度可比原來的聚乙烯高或低。 CPE的性能取決于原料聚乙烯的分子量、氯化程度、分子鏈結構和氯化方法。由于這些可變因素,所以可得到軟性、彈性、韌性、或剛性的不同材料。當含氯量少時其性能接近聚乙烯,而含氯量大時性能接近聚氯乙烯。作為增韌劑用時的CPE含氯量應控制在25-40%之間,成橡膠狀物質。由于CPE不存在雙鍵結構,所以用它增韌的共混物的耐老化性要比用MBS的好。此外超細的碳酸鈣表面用硬脂酸處理后也可用作增韌劑,它可與聚合物類增韌劑起偶聯作用。
5.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EVA是乙烯與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它是一類具有橡皮似彈性的熱塑性樹脂,密度為0.94。EVA的性能取決于醋酸乙烯酯(VA)的含量及分子量。 當熔融指數小變、VA含量增高時,它的彈性、柔軟性、粘合性、相溶性、透明性和溶解件均有所提高:VA含量降低,則性能近似聚乙烯;若VA含量不變而熔融指數降低,則分子量增大能提而它的抗沖強度。
(三)環氧樹脂用增韌劑
1.聚酰胺樹脂
環氧樹脂用的增韌劑可分為反應性和非反應性增韌劑兩類。反應性增韌劑是指含有不飽和鍵和酰胺基的聚酰胺樹脂。液體狀的聚硫化合物、聚壬二酸酐等既有增韌作用也有固化作用。作反應性增韌劑是指常見的增塑劑,如DOP、DBP、TCP、TPP等,因它們與環氧樹脂的相溶性不太好,故用量不宜過多。
增韌劑 為了降你樹脂因化后的脆性提高其沖擊強度和延伸率而加入樹脂中的一種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