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373元/噸,較上期下跌2元/噸,繼續刷新該指數自發布以來的最低記錄。據悉,自6月17日到本報告期,價格指數沒有上漲記錄,期間已累計下降45元/噸。
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學剛分析認為,一方面,本報告期內個別大型煤炭企業在部分煤種上的促銷消息再次沖擊市場神經,動力煤期貨市場上主力合約價格的超預期下跌,都對近期逐漸企穩的煤炭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本報告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及價格指數出現波動。
另一方面,近期國內出現的大范圍雨雪天氣及其帶來的超低氣溫、動力煤進口積極性的不斷下降、持續反彈的海上煤炭運價、主要發運港口已經有所增加的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等,也促使或預示沿海地區動力煤需求轉暖,抑制著該地區動力煤價格的下降空間。
下游方面,截至11月24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合計1242.0萬噸,小幅回落,日均煤耗52.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為23.66天。近期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沿海六大電廠平均日耗較前期有所增加,拉動下游市場部分需求性采購。
從煤炭供應端來看,1-10月全國煤炭產量30.45億噸,同比減少1.14億噸,下降3.6%,截至10月末,全社會存煤已持續46個月超過 3億噸;需求端,前10個月全國煤炭消費約32.3億噸,同比減少1.6億噸,下降4.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煤炭供應和需求均在同步收縮,社會庫存始終保持在偏高水平,整體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局面依然非常嚴峻。資金鏈面臨斷裂,企業停工停產加劇,煤企債務違約現象增加,職工降薪被裁員屢見不鮮,在整體經濟行業里,煤炭業處于相對尷尬和危險的境地。
分析后市,整體煤炭市場仍將保持弱勢維穩的運行態勢,受寒冷天氣影響,下游電廠日耗將多有提升,市場有望迎來小幅反彈行情,但因沒有持續的利好支撐,市場總體弱勢格局難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