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認為,大部分亞洲國家央行不會選擇加息來抵消貨幣貶值帶來的影響,因為本幣貶值為它們帶來更加有利的經濟和國際貿易條件。
高盛分析師Fiona Lake在周四的研報中寫道,盡管大部分亞洲貨幣今年已經貶值,決策者短期內無須加息,因為好幾個國家的通脹仍然“溫和舒適”,并且貿易和外債償付面臨的風險也有限。
“亞洲的外部風險有限,意味著其金融穩定性風險有限,”常駐香港的Lake寫道。該地區“溫和的通脹為吸收本幣貶值的影響和維持利率于低位留下了余地。”
貨幣貶值潮
今年,彭博追蹤的12種亞洲貨幣中,有11種對美元出現了貶值。馬來西亞林吉特表現最差,下跌了11%;印度盧比下跌8.4%,韓元下跌6.4%。
(受國內政局影響,馬幣林吉特周二跌創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除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外,亞洲的通脹預期被“很好地錨定”,因為它們不太可能受到本幣貶值的影響,Lake表示。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也會幫助抑制通脹。
她還認為,就貿易而言,大部分亞洲國家會出現順差,而充足的外儲能夠償還外債。就外儲而言,貿易賬戶出現赤字的印度尼西亞是“最為脆弱的”。
今年6月,印度和韓國相繼降息刺激經濟。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今年也降低了利率。區域內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今年也已三度降息,提振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