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丙烯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里的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牽動著場內人士脆弱的神經。
2014年以前,山東地區丙烯產能集中在中石化齊魯、濟南、青島、勝利等子公司以及36家地方煉廠。中石化系統原油加工量相對穩定,且裝置開、停車時間基本固定,故丙烯產出量比較穩定,但其均配套有下游裝置,丙烯常年以自用為主,外銷量十分有限。
地方煉廠受政策影響更加明顯,特別是原油配額問題始終困擾著地方煉廠,據金銀島統計,地方煉廠常年開工率僅在40%左右,而這也間接限制了其丙烯產量。
近年來,山東地區丙烯下游裝置擴能速度加快。以丁辛醇為例,截止2013年底山東丁辛醇產能為142.5萬噸/年,較2012年增加54.5萬噸,增幅達61.93%。另外,像PP粉料、丙烯酸、環氧丙烷等亦有不同程度擴能,而與此同時地煉的丙烯產量并沒有明顯增加,這就導致近兩年山東丙烯需求的缺口更加明顯。
據金銀島統計,山東地區丙烯日均商品量在2000-2400噸之間,而日均消費量則在4000噸以上,也就是說山東市場每日有2000噸左右的丙烯缺口,這2000噸的缺口需要周邊地區如東北、天津、河北等地以及進口貨源來補充。
在此背景下,當地有實力的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丙烯產出率更大的MTO、PDH項目上,意圖分享山東市場這塊“蛋糕”。據已經確認的消息,如煙臺萬華的20萬噸/年PDH項目、陽煤恒通在臨沂的30萬噸/年MTO項目、京博石化的25萬噸/年混烷脫氫項目、魯清石化的20萬噸/年 MTP項目等紛紛上馬,以上裝置投產后有的以滿足自用為主,有的則全部外銷。另外據金銀島得到的消息,山東地區還有3-4家企業對MTO、PDH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有的已進入調研論證階段。
據預計,未來幾年山東地區丙烯自給率將不斷增加,到2019年前后或將實現全部自給,未來幾年國內丙烯供需格局則將隨著山東市場的發展而產生重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