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藝術來自生活一樣,邦塑生產可降解塑料,也來自環境建設的靈感。”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趙云超。趙云超說,每每看到丟棄在路邊河畔的塑料垃圾,聽到垃圾填埋場的塑料因不可降解,焚燒后產生二惡英,嚴重影響環境時,他就在思考,能否生產一種新塑料,替代現有的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制品?
作為浙商回歸,回到溫嶺創業,在發改委和環保部門牽線搭橋下,他與中科院長春研究所聯手,試水這一全新的行業。“運用煉化,火力發電廠產生的廢氣生產塑料,變廢為寶,社會效益巨大。”催化——聚合——分解——烘烤,由于每一道工序都實行全自動、封閉式運行,記者在廠區看到的是各類傳輸管道,難覓工人的身影。據介紹,這家月產值上千萬的企業,工業連同研發團隊,僅6O多人。
臺州邦塑獨有的秘密
敢做“全球唯一”,敢吃螃蟹者,總伴隨著挑戰和風險。“當初,我也彷徨和糾結過。”趙云超說,這5年來,雖然有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但“朝陽產業”能否迎來美麗的朝霞,他和他的團隊小心翼翼,穩妥前行。“最關鍵的是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消費理念。”趙云超介紹,雖然眼下邦塑生產的塑料制品在可降解、食品安全性等方面,都優于普通塑料制品,但在競爭中,一時還占不了便宜。為此,國內一些名牌企業曾涉足過此行,要么半途而廢,要么最終失敗了。
“邦塑前景如何?”記者問道,他一臉輕松說,“我是踩在別人的肩膀上摘桃子,一定會采到鮮美的果實。”作為一間生產塑料的有限公司,竟然懂得利用二氧化碳生產的塑料,不單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氣體不斷的提升,更幫助整個世界有效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