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匯流、三鎮鼎立、湖泊密布,是武漢城市格局之魂。”武漢城市建設發展必須圍繞這一格局,充分展現武漢大江大湖大城的大氣靈秀之美。把依托水生態,發展大都市,列為大武漢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城市綠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武漢城市建設為“綠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治理“水污染”夯實城市綠色發展牢固根基
武漢痛定思痛、“重拳”出擊,全力保護與修復水生態:修訂實施“湖泊保護條例”,對166個湖泊劃定保護藍線;開展三年城區排水設施建設攻堅行動、投入上百億資金建設“海綿城市”,為河湖減負,保護水生態。
培育“水經濟”打造城市發展的綠色引擎
水,賦予城市靈氣,孕育城市生機。在保護水資源基礎上,武漢市近年展開宜居水都建設,使“水經濟”發展成為城市綠色發展的強勁引擎。
武漢斥巨資圍繞江河湖泊水生態系統,加速建設“海綿城市”,只為給江城人民帶來宜居的生態環境。細數武漢多年來的發展,從圍繞蔡甸后官湖濕地公園而建的中法生態示范城落戶武漢,到知名企業在蔡甸投資建設大型項目,都說明宜居生態環境對未來發展的影響。